yesbaby
张华民:让文学温暖人生
一身藏蓝的中山装,个子虽然不高,但总是腰板倍儿直;头发有些稀疏和零乱,面颊清癯瘦削;一副普通金属框眼镜后边,那双闪动着坚韧的光芒、锐利得仿佛可以洞察一切的眼睛令人印象深刻。这就是张华民,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名誉副校长,在天津教育界享有盛誉的语文特级教师,一位年近七旬、严谨庄重、语音清亮、充满活力的老人,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人彩与风骨的知识分子。
释放自己
张华民说,在我的生命中,文学像是一支烛火,一直伴随着我,温暖着我的人生。它不像白炽灯那样耀眼,却有着柔和长久的力量。
其实这也正是张华民的“夫子之道”。对于他一生钟爱的语文教育事业,对于自己挚爱的莘莘学子,他自己也是一簇火焰,尽情地燃烧自己,释放着温暖和力量。
做“明师”比做“名师”重要
从1961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汇文中学任教,至2001年退休后仍然在学校教课,张华民在教学一线奋斗耕耘了46年,与语文教育事业、与学校和学生结下了深厚情缘。
张华民爱学生,与学生的关系“倍儿铁”。刚刚分配到汇文中学时,张华民就住在学校宿舍,高中的学生比他小不了几岁,没几天学生们就都喜欢上了这个刚来的、总是穿着整洁的中山装的年轻教师。放了学,
时间囊他自己班上的学生、外班的学生都是他的“座上客”。大家一起聊人生,谈时事,当然说得更多的还是文学艺术。张华民从不以辅导者、指导者自居,而是平等地与学生交流,倾听大家的见解。天气好的时候,张华民也和学生去校外一起“疯玩”。学生学骑自行车,第一次上路的时候胆子小,张华民就骑辆车跟在旁边加以保护。学生生了病,他嘘寒问暖的比家长还着急。一个学生得了肝炎住进医院,为了不让学生感到孤单,张华民骑着车隔三岔五地前往医院看望,一块儿聊天。他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了啊。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挫
折时,张华民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“有失败,但没有失败者”,鼓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、更远、更稳健。“作为一名教师,是永远不能离开学生的。教师就意味着爱与责任。”张华民用自己多半生的工作实践实现着他当初走上讲坛的誓言。
张华民常说,教师的爱是博大的,是兼具父爱、母爱的炽热拳拳,更满载着社会责任感的深沉。谈起“名师”,他认真地说:“说‘名师’,其实应该是‘明师’——明辨之师,明天之师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主人翁”。
对教师来说,重要的在于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。每个人都是人才,但所有人都不可能是全才。教师的责任,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挖掘自己的潜能,实现人生的价值,为社会做出贡献。89届的一个学生语文考试成绩并不好,但是他喜欢戏剧,能写剧本,可以为独幕剧编剧,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。张华
民一方面鼓励和指点他,另一方面指出他的不足,鼓励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。他还把自己珍藏的《史记》借给学生,让他们在文学的圣殿中探索珍奇。为学生指明前行的方向,让他们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,这是教师的责任。
让学生喜欢“优美的语文”
张华民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报告,学生在谈及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时,语文课竟然不在其中。他困惑了:语文本来应该是最美的学科,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爱上语文课呢?仔细想来,其实责任不在学生,目前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。一篇本来很美的文章,被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、考试点割裂开来,成为支离破碎的片段。就像一件美丽的珍宝被切割成四分五裂的碎片,艺术价值、审美感受都受到影响。这里面固然有高考“指挥棒”的作用,还有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,但更多的还是跟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、教学方法以及自身对语文的认识有关。因此,张华民下定决心,要还这门最优美的课程以本来面目,让学生们喜欢上它。
如何正确认识语文这门学科呢?张华民认为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,学语文也不仅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,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
语文的学习中,增强审美感受,提高审美能力,提升语文素质。
太湖美歌谱要通过让学生看经典、读经典、学经典,感受文学的巨大魅力。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,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去接触、去接受、去发现、去欣赏、去挖掘。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,张华民曾尝试将美的艺术形式“嫁接”到语文教学上来,比如将通俗音乐引进课堂,通过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《涛声依旧》,引导他们凝神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,与唐诗《枫桥夜泊》联系起来,讲述诗作的内涵、背景,引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,带着新鲜的疑问去推开文学的厚重之门。不仅如此,张华民还有很多想法,比如将影视戏剧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。在讲到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时,他会谈到特写镜头;在讲到场景描写时,他会谈到空镜头转换……在1992年以前带班的时候,他曾经利用班主任的“特权”,把班会开成“朗诵班会”、“课本剧班会”、“小品班会”甚至是“演唱会”。他还会充分利用教育资源,请美术教师给学生们讲如何欣赏《蒙娜丽莎》,请音乐教师为大家讲贝多芬和莫扎特……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参观画展、听音乐会,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陶冶学生,让他们感受语文之美。
提高语文素质需要积累与领悟
江疏影娜扎争吵对于学生来说,提高语文素质是最重要的。而这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突击形成的,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说到这,张华民开起了玩笑:“你看现在家长给孩子请家教,外语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都有,偏偏请语文家教的特别少。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说明,语文重要的不是教师的教,而是学生自己日常的积累与领悟。”
语文素质如何提高呢?答案是阅读。
多读书,大量阅读,这是张华民给青少年学好语文的“法宝”。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,能够有更多的好书阅读,张华民自告奋勇承担了给学生介绍书目、寻、借阅的任务。他经常为学生写出导读文章,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原作。张华民每周会专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,让学生去图书馆博览书,要求他们写出读后感。在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期间,张华民大力推行“读书与实践活动”,同样
也是让学生“浸染”在“书香校园”的氛围中,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。
张华民总说,语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,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,其实应该是学生自己“悟”出来的。积累和感悟,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。那么,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呢?要让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互动,在同一水平线产生共鸣,“心心相印”。作为语文教师,要通过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。教师教的课文是一篇篇的美文,那么每一节课的授课过程,从导入、过渡、主体到结尾,对于学生也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才行。这就要求,教师的思路是
清晰的,语言是流畅的,神态是丰富的,举手投足之间都应放射出美的光辉……通过教师丰富饱满的感情,激发学生的兴趣,点燃他们心底的火种。
张华民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,将字音、字形、段落等枯燥的知识点赋予文化彩,变得活生香起来。他说,学语文,就像是喝茶,要将茶叶一点点泡开,一点点品味,要“化在其中”才是
境界。海枯石烂的太少
谈及语文教师的责任,他寓意深长;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教师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,教师单向灌输知识,过于划_呆板的教育方法,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,也不符合时代飞速发展变化的要求。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。因此,教师必须要“与时俱进”,要具有前瞻性,同样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。不能用过去的知识,教现在的学生,为未来服务。对于教师而言,一定要“在台灯下为自己留一方天地”。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,多充电。语文教师一天不读书,就一天不能上讲台。要把“教书匠”从教师的字典中删去,要有艺术气质,要有创新精神,教师要在课堂上充满创造性。同一篇《雷雨》片段,张华民每次讲的时候都会有不同,都会融入新的思考与发现。他把智慧和知识全部融入自己的语文教学中,认真对待每一节课,把知识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、修养情操、审美观念融合在一起,不断给学
生新信息、新知识,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。
语文的力量
教师担负培养人、教育人的重任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个人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,高尚的师德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,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、质量观、人才观是师德建设的思想保证。
张华民开玩笑地说,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为什么呢?文学即是人学啊。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学的力量感染学生、教育学生。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,班里的一个学生感情比较脆弱,一些小事也都会容易记他产生挫折感。张华民就把自己收藏的《牛虻》借给他看。由于是竖排版繁体字,那个学生看起来有困难,张华民就骑着车跑遍大半个天津城,买来横排版简化字的《牛虻》送给学生,激励他逐渐变得坚强起来。还有一个学生性格有些优柔寡断,张华民就让他读名人传记,谈《哈姆雷特》,周日的时候带着他一起骑车到郊外踏青郊游,开阔眼界和心胸,坚定自己的看法。这个学生毕业后凭借自信与决断干出了一番事业。谈到这一切,张华民甚感欣慰:“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,它足以改变人的一生。文学的伟大也在于此。”
人格的力量是师德的精髓,对学生的思想、意志和品格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。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,当年张老师在学校宿舍的那间8平方米的小屋是他们生命中永远值得怀念的家园,曾经充满了那么多的幸福与欢乐。当学生心有委屈时,张老师常常会用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化解他们心中的惆怅;当他们遭遇困难时,张老师洪亮的嗓音和铿锵的话语则会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。
张华民常说,教师的奉献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,却是用平凡之举与炽热之心,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。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,作业本上殷红的“心血”,课堂内外谆谆的教诲,一点一滴,潜移默化,日积月累,耳濡目染,久而久之,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