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 相逢是首歌简谱要】 高中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,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、性格形成、发展创造力、想象力的黄金时期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,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,启迪、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,使个性得到发展,提高审美能力,完成素质教育赋予音乐教学的任务,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肩负的重任。
raise your glass【关键词】 激发兴趣;确定主题;结合实践;螺旋上升
【中图分类号】g633.951 【文献标识码】a eyesonme【文章编号】somebodythatiusedtoknow2095-3089(2013)22-0-01
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,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,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,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。作为教育者,应予以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,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,以改变原来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,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,课堂封闭不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弊端。所谓音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以所要研究的音乐素材(可以是音乐作品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)为研究专题,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、亲身体验,从而培养
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。当我在高一阶段实施了音乐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之后,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,现在总结一下我对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实践,谈谈自已的探索和体会。
送歌音乐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
高洁最后的结局一、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
我们审视整个音乐艺术天地,可以发现,它大致呈现为两大部分:一是民间音乐,一是艺术音乐,在这中间,有一个广阔的地带,那便是通俗音乐(或者叫流行音乐)。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一种,在当今社会占领很大市场,她拥有广大的爱好者,尤其是对于敏感、热情的青年学生多为之倾倒,使他们激动、兴奋、过瘾、产生强烈的共鸣。种种情状,正如国际音乐界人士的一句中肯的评语:“通俗音乐使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作为年轻人特权的艺术形式。这不是因为年轻人在经济上的独立,而是由于流行音乐富有青春活力,展示了人们如何生活。”(《剑桥音乐指南》)伴随着他们的业余生活,那无比美妙让人心旷神怡的音乐,那富于动感,超时代的旋律,无不打动他们的心,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而丰富的遐思。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:“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,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,作
为思维的开始阶段。”因而我们在研究学习之前根据教学需要,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,对他们的心理、行为、情感发生影响,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,以最佳情绪有目的、有意识地感受美,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。在研究性学习前期,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,通过vcd、表演,故事,以及录像,多媒体辅助教学,班级小型音乐会,有意识有目的激活学生的研究欲望,从而使他们达到去体验和实践的目的。在一次小型的班级卡拉ok演唱会中,一首由一个叫高晓松的清华大学学生创作的《同桌的你》中的几句质朴、真挚的歌词“明天你是否会想起,昨天你写的日记,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最爱哭的你。偶然翻相片,才想起同桌的你……”在同学们反复演唱后,那校园生活的写实和那美好的记忆,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,同时引起他们对通俗音乐探究的欲望。
发布评论